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

被曝巨额亏空的极越,谁该为它买单?

突然暴雷后,极越经历了极限24小时。

12月12日,在夏一平的办公室外,仍然聚集着大量极越的员工,他们背后的墙上,那句雄心勃勃的标语,也在这个时刻显得异常讽刺。


除了大量员工,还有仍在等待谈判、维权的近百家供应商,被拖欠货款从十几万元到上亿元不等。

一位凌晨四点便从安徽芜湖赶来上海的供应商代表,极越欠其账款高达1亿元,“公司四十几个法务都在专门对付这个事,但是也没办法。”不少供应商表示,到了年底,就指着这笔拖欠的款项付钱给工人,对于低附加值的公司来说,欠款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。

在极越总部的大门外,除了数辆警车,还有一拨赶来维权的车主。12月12日上午,现身办公室的夏一平多次表示一定会解决问题,但并未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节点,让员工无法信服。极越全体员工提出18条诉求,要求夏一平以及极越股东双方协调解决。

极越首款汽车于2023年8月发布,百度为其提供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,吉利则为其提供整车平台和制造能力。和其他新势力相比,极越背靠两家大集团,是曾经的明星公司。

从曾经的香饽饽到断崖式爆雷,极越到底发生了什么?

但在笔者看来,将极越的崩塌,归因在股东方身上,既不合理,也回避了问题关键。

梳理极越的股权结构可见,当前极越属于吉利控股、百度参股。不少法律人士分析提到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,极越是有限责任公司,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,股东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,这也为股东在投资公司时能形成底线思维控制损失。

基于此,公司发生崩盘时,在最需要企业经营者力挽狂澜的时刻,作为CEO的夏一平,以轻飘飘的一句“自己不是企业第一责任人”,将“包袱”甩出来,这个逻辑是站不住脚的。

据媒体报道,吉利和百度目前已紧急介入,为员工缴纳拖欠的11月社保。但于情于理,极越5000名员工的赔偿和去留,都是极越作为企业法人,必须自己站出来承担的责任。

站在股东方角度来看,行业寒冬下,投资方选择停止投资极越,其实是及时止损。

内部人士告诉笔者,极越的最大股东吉利,实际上主要提供平台和技术,收取代工费,极越目前已经拖欠了不少代工费了,

极越汽车毫无预兆的坍塌,大众的聚焦点更应放在其羸弱的造血能力上。其巨额亏损的数据,可谓触目惊心。

据媒体报道,2024年10月,百度曾派财务团队进入极越尽调,为后续30亿投资做准备,但看到的是一摊烂账,“有高达70亿财务窟窿,决定不再继续投入。”对此,极越高层人士透露,70亿元并非极越财物亏空,而是2023年年底极越向百度提报的2024年预计亏损的金额。

上述人士称,2024年极越需要花的钱很多,因为会涉及极越01上市后的各项供应商费用的款项结算、极越07上市的相关费用,明年第一季度要上市的改款车型的研发,所以在2023年年底,极越便给百度提报了70亿元的预计亏损额度,其中研发占30亿元、市场营销30亿元、行政费用10亿元。

目前,极越仅发布了极越01、极越07两款车型,其中极越01车型2024年前11个月交付量为1.4万辆,月均仅1300辆, 全年销量还不及头部新势力企业的单月销量。今年11月,极越01宣布降价3万元,但并未引起销售热潮,12月至今销量为774辆。


而与此同时,极越还在不断增加门店,数量达140家。一位极越员工告诉笔者,单家门店在一二线城市的租金就达300万-400万元,如果算上人力支出,是笔不小的开支。

若做个横向对比,小鹏汽车前三季度的销售及行政开支,约为45.9亿元,公司员工1万多名,交付了约10万台新车。极越员工大约5000人,过去11个月仅卖出1万多辆车,对应的销售和行政费用,却高达40亿元。

换言之,极越花了更多的钱,卖了更少的车。庞大的成本支出,快速吞噬资方给的融资。

一个残酷的事实是,截至2023年,全球新能源车企中,仅有特斯拉、 比亚迪及理想汽车三家新能源车企实现整体盈利,而理想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唯一。

与此同时,2024年1至9月,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仅为4.6%,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.1%的平均水平,并创近10年新低。2024年的价格战之下,车企盈利能力也在大幅下降。即便是头部新造车企业蔚来、小鹏等也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现状,持续亏损;上汽、广汽、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也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。

车企价格战从2022年开始,进行到现在还没有消停的迹象,从车企到供应链,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经历一场严苛的考验。
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倒闭或停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:恒大的恒驰汽车、自游家、高合、威马、拜腾、奇点、爱驰、游侠、合创、天际等等。

随着市场竞争加剧,极越陷入资金链危机,部分供应商账款已拖欠超过一年。一名供应商透露:“极越目前欠款几千万,公司内部早已停摆。”

行业寒冬下,很多企业都挣扎在生死线上,极越不是第一个。

比如,哪吒汽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,称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,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,全力以赴实现IPO;高合汽车进入预重整环节,公司当下正处在战略投资人的招募阶段。

在这一趋势下,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。大的集团如大众也开始或进行战略收缩、降本增效,或如吉利进行战略聚焦、整合,把力往一处使。

价格战升级,车企面临的考验不再是销售能力,还有对成本的极度控制、对公司的高效治理、对资金的合理分配等。

当大家都在收缩、聚焦,极越需要的是积极自救,而不是寄希望于投资方一直填窟窿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沈阳生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转自:北京商报近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《2025年一季度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》,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20年来全国企业年金累计基金达3.73万亿元,参与企业16.82万个,参加职工3290.81万人,企业年金已经成[全文]
    2025-06-27 02:22
  • 红星资本局6月23日消息,今日晚间,长安汽车(000625.SZ)公告,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,其名称由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”(以下简称“长安汽车集团”)变更为“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”(以下简称“辰致汽车科[全文]
    2025-06-24 01:32
  • 中国商报(记者 冉隆楠)泡泡玛特终于出手了。6月18日,由于全球爆火而在国内各渠道断货的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“前方高能”系列(简称LABUBU 3.0搪胶挂件系列)开启了补货模式。当天晚间,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在泡泡玛特官[全文]
    2025-06-20 01:50
  •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*ST广道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郭晨凯 制图◎记者 张雪6月13日,*ST广道(广道数字)披露收到深圳证监局下发的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》,揭开了公司近七年的系统性财[全文]
    2025-06-17 01:39
  • 红星资本局6月12日消息,董明珠卸任格力芯片公司董事长。公开信息显示,近日,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珠海零边界”)发生工商变更,董明珠卸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;李绍斌接任法定代表人,并由董事、经理变更为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、经理。[全文]
    2025-06-13 01:29
  • 要点特斯拉报告称,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。在这份交付量和产量报告发布的两天前,特斯拉的股票刚刚结束了自 2022 年以来最糟糕的一个季度。在本季度,由于首席执行官埃隆・马斯克的政治闹剧以及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工作,特斯拉面临了一[全文]
    2025-04-03 04:53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沈阳生活网 sz.dcxinwe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